新华财经北京3月29日电(记者李唐宁)过去三年间,疫情、芯片短缺、能源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地区冲突等因素,给全球经济和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的挑战。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中国经济稳中有进,整体向好,为汽车产业增添了积极因素和驱动力,也增加了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做为全球头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领先的全球性技术公司,采埃孚重视中国市场,40年多来经历了从中国销售、中国制造到中国研发的跨越。如何适应当前的汽车市场变革?怎样推进“中国引领”的企业目标?如何推动科技和生产技术可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做出贡献?近日,采埃孚集团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柯皓哲(Holger Klein)在接受新华财经采访时,传递了采埃孚集团持续投资中国市场,积极扩大生态圈的决心。
“在中国,为中国” 实施更深层次的本地化经营策略
“在汉语词汇里,‘危机’永远是和‘机会’并存的,我们也深信这一点。”柯皓哲表示,过去三年挑战重重,但这也促使采埃孚实施了更深层次的本地化经营策略,“概括起来就是‘在中国,为中国’和‘在中国,为全球’,即同时为中国本地和全球服务,与中国一起走在科技前沿。”
他认为,近年来“蔚小理”等中国本土品牌“异军突起”,吉利、长城、上汽等主机厂也在电动化领域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中国汽车市场结构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变化巨大。
“市场结构转变促使我们紧紧追踪客户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发展方向。而中国强有力的本地化团队非常贴近我们的客户,了解市场发展动态,实现了稳定的客户支持。这成为过去三年采埃孚取得增长的重要保证。”他介绍,2022年,采埃孚中国销售额达77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10%。
自1981年进入中国以来,采埃孚在华获得了稳定、长足的发展,经历了“中国销售”“中国制造”“中国研发”的历史阶段,正朝着“中国引领”的目标奋进。
“采埃孚是中国本土市场上可靠的商业合作伙伴,这种可靠来源于我们对中国的不断投资。”柯皓哲介绍,中国已经成为采埃孚全球产品和技术率先推出的重要基地之一和总部职能基地,成为全球创新中心。
“在过去三年,我们在中国市场进行了一系列新技术的全球首发。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在中国的投资,2022年,采埃孚在济南、广州、上海安亭、杭州、沈阳、张家港、日照等地启动了一系列新的生产和研发项目。”他说。
事实上,采埃孚近年来一直将业务重心向以中国为主要阵地的亚太市场转移。10年前,采埃孚在中国的员工不足6000人,中国销售额仅占全球销售额的10%。而目前,采埃孚已在中国20多个城市布局了近50家生产企业、4家研发中心、近240个售后服务网点,中国员工人数已经超过2万人,销售额已经占全球的20%左右。
“在中国,为全球” 与中国一起走在科技前沿
做为《财富》世界500强大型跨国企业,采埃孚致力于为全球汽车及工业行业提供从软件到硬件的全面系统性解决方案及产品。柯皓哲认为,在电动化、软件化和自动化的变革浪潮中,汽车行业新一轮颠覆性变革也对大型技术型公司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汽车市场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新能源汽车产业突飞猛进,软件定义汽车的革命正如火如荼,“中国一些新客户的车型迭代更频繁,以往我们花三四年来开发一个新产品,现在有时会缩短到大概8个月。”他说,“产品从定型到量产区间的速度已不同往日。”
此外他提到,中国整车厂在技术高度、复杂程度上的要求也更具挑战性,采埃孚自动驾驶相关新技术发展的重心将逐步转移到中国和亚太,同时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我们将不断进行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运用全球最为领先的科技和生产技术,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帮助客户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壮大了自己。”他表示。
目前,在中国市场除了赢得市场领先的传统主机厂业务之外,采埃孚更与“造车新势力”签订了多项合同。采埃孚将抢抓中国汽车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在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发力,增强本土自主研发的竞争优势,与众多主机厂客户及科技伙伴开展广泛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在开放的生态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编辑:林郑宏